搜索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发布时间:2024-10-28

    从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来看,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零部件企业,原材料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同时核心资源锂矿较为稀缺,此外,汽车芯片也长期面临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强。从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方面来看,下游是个人消费者,消费力分散,不能形成大范围的统一采购,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如果出现涨价,则将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迎来涨价潮,对消费者而言,议价空间不大。从现有企业竞争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现有竞争程度较为激烈,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如果想市场中争取一席之位,难度较高。从潜在进入者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初创品牌的前几年,企业或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蔚小理”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手机系”企业在布局新能源汽车方面拥有着较大的优势,主要原因为,当下新能源汽车已不再是只装有锂电池的或其他新型动力来源的汽车,而是及新能源与智能化为一体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因此,“手机系”企业纷纷依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开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进入方式主要是跟传统车企合资设立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因此总体来看,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大。从替代品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品是燃油车以及公共出行的交通方式。长期来看,传统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替代是大势所趋,因此威胁不大。而公共交通或将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部分消费者认为没有购置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因此公共出行方式或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替代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