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中国奶酪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奶酪行业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5-06-17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国内的乳品企业已开始现代化小规模批量生产奶酪。1986年,完达山乳企从芬兰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专业生产设备。我国奶酪市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萌芽,但初期发展较为缓慢,原因是整体乳制品消费量低,消费者教育尚在早期阶段。2000年起,中国奶酪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速较快。在该阶段,中国奶酪生产企业较少,且生产方法主要沿袭国外技术。2010-2017年国产乳制品企业生产工艺日益稳定化、程序化,利用已有成本优势布局奶酪蓝海市场。随着乳业消费量的持续提升以及消费者乳品消费知识的持续提升,营养丰富的奶酪消费从B端扩散向C端,开始兴起,而针对儿童的奶酪棒产品推出,加快了C端奶酪消费的普及。2018年-2022年,伊利、蒙牛、三元、光明以及妙可蓝多等国产品牌纷纷布局市场,国产品牌开始快速成长。领先品牌不断升级奶酪产品结构,通过奶酪棒等代表C端产品培育消费者奶酪食用习惯,实现了休闲即食+家庭餐桌+餐饮工业多场景消费并行局面。2023年开始线下自营社区生鲜恢复,盒马等门店自提促进消费零售的发展,家庭烘焙场景带动原料奶酪销量增长。受健康消费理念驱动,低脂、高蛋白、功能性奶酪需求显著增长,供应链整合加剧,头部企业通过自建奶源、数字化冷链提升品控能力。